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闲言碎语 >> 且作回忆与笑说
  • 且作回忆与笑说
  • 来源:原创 作者: 带雨的云 日期:2008/10/16 阅读:1522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演戏趣事2

    70年代末,禁闭了十年的文艺忽然解禁,于是历史把戏剧推向最繁荣年代。老人恋旧,告别多年后想再一睹为快。没看过“旧戏”的年轻人则想尝新,看看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是何样的“尤物”,为什么命运乖舛被关了十年“禁闭”。

    有台京剧的第一次恢复演出人山人海。开演前两个小时,剧场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我巴掌里握住一张票望剧场兴叹,挤不进去。

    戏开演后才挤了进去。场子里填得满满的,连过道也满满当当,还有一个座位坐俩,小情人们特高兴,准许坐亲爱的怀里看戏。

    这些年戏票非常紧俏,多年没来往的亲友朋友找上门托“搞”票。更有一次赴上海演出,素未谋面的“阿拉”们送肥皂票来,一张肥皂票帮买一张戏票。

    50年代初剧场也曾经火爆过一些日子,没如此爆满。夜晚有人把凉席铺在剧场门口等着天亮。那时没有“后门”,也没有送肥皂票交换的事,靠自己排队。还不像80年代那般如饥似渴。

    赴外地观摩也常常买不到票。找兄弟剧团帮忙只能在“乐池”旁安个座椅。有时在门口等退票,一旦有张退票便一大伙人蜂拥而上把那人团团围住。一次一张票抢成了两段,谁也不想放弃那半张票,于是有人出主意以“剪刀、石头、布”公平解决。

    有时抢着一张位子很不好的票,管它呢。常看戏的人摸着个规律,剧场经常留有首长席。我揣着最不好的票常常坐上最好的位子,因为常有首长不来。如果剧场的人查票,补钱换票就是。

    我先坐在最边的座位,留有余地,来人便一个个位子往里挪。一次挪到最中间才罢。两边全是官员,我居然坐在最中间。心里总扑扑的跳,休息时不敢离开,怕回来时位子便没了。

    一次旁边一男性估计出来我不是自己的座位,便把他的位子让给一女孩,说我的位子是他的。看他“底气”不足,我装没听见。那人没有蒙着我,没趣的到后面去。还有小青年跳矮墙进去被拦在门外写检讨的。

    过去年代下去演出常常会停电,有时剧场挂电话交涉,说县长在看戏,人家并不卖账,回答一句:坏了!他们竟不卖县太爷的帐。

    竟有一次在“天子”脚下演出也停电。剧场的经理打电话告诉供电部门有首长看戏,回答竟是:“首都全是首长,哪一级的?”口气好大呵。再一次则是剧场的人口气大。外面要找人,他问人家找什么级别的。来人说是少将级别。回答竟是:“少将座位不对号,没法找!”

    参加重要演出有时有种骄傲感,一片得意之心。可回头想想,却又突生一丝悲哀。演出中常有许多“便衣”来回,演职员的进出受特别“关照”。既要人家演又不放心人家,“别有滋味在心头”。有些演出还检查过道具枪,甚至临时换演员。

    岂止演出,一次三人去井冈山茨坪画些资料,才住下来竟有人通知我们离开;刚换地方安顿便又有人通知离开。后来才知道,一高官“圣地”重游,我们三人中有一“右派”。既然个个手无寸铁,还“手无缚鸡之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怎这般如临大敌?

    又一次演出我直奔剧场,随意站在座位后看看舞台上光色效果。不料好几人悄悄的向我身边靠拢,询问一阵之后,找来了剧场的人。

    不料那剧场的人忽然间不认识我了,于是他们虎视眈眈。正巧我单位炊事员也在看戏,剧场的人问这炊事员。更不料那炊事员也说:“我不认得你!”气氛一刹时紧张起来,又围上几个壮汉。

    忽然想起平日不戴眼镜,摘去了眼镜,那炊事员才认出我。那群紧张兮兮的人才一哄而散。那晚是为会议演出,不就是会议代表罢了,也就是平常人,哪来那么多的“阶级敌人”!

    那年代上班非常忙,星期日也不放过,安排念报纸、学文件,晚上也不得脱身。其实是基层领导之间互相攀比而已,他们走过场显积极,下层可倒了霉,没时间料理家务。

    尤其50年代末,各系统攀比,各地域攀比,各行业攀比,各单位攀比,各领导攀比……工业指数蒸蒸日上,农业产量日新月异,处处翻番翻番再翻番。

    经济基础“翻番”,上层建筑当然也要翻番,一天演三场,一个晚上演两场,子夜以后还演一场。观众呵欠连天,演员精神萎靡,舞台工作人员有气无力。

    突飞猛进何益?不过是个空头统计数字,造个气氛,彼此鼓劲打气攀比而已。剧场里看戏的观众稀里糊涂,舞台上演出的演员迷迷糊糊,上级没法把好质量关,也只好马马虎虎。

    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连许多数字都是假的。比如报纸报道稻谷亩产13万余斤甚至20万余斤。有爽直的人说大实话:编的,假的,骗人的!1953年去农业劳模处参观过,人家起早摸黑也才产1400斤,当然不会相信。“观潮派”“秋后算账派”“右倾机会主义”帽子满天飞,全国百姓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70年代末对戏剧的渴望超60年代初想饭吃的那种饥饿感。不托人买肉买鱼买米而托人买戏票,是向文明的一大跃进,当大书特书、标入青史。

    我一向疲劳过度会失眠,一次例外。从铁梯爬上司幕间,在一平方米里不敢坐下,怕会睡着。眼看只剩一场戏,想略松弛下腿脚肌肉,不料一瞬间便入睡了,没人关大幕。感到问题严重马上主动写检查。领导相当宽容,没有追究政治责任。

    又一次装台去楼座观看布景光色效果竟睡着,叫喊声中惊醒,剧场大门已经锁上,我懵头爬上围墙呼的跳了出去。第二天看那围墙我非常吃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翻过围墙的。

    想起当年觉得堪悲又好笑,遂作词一首自嘲:

    趣事趣事何其多,恍恍惚惚经历过,是梦是实也难说; 

    日久天长难忘却,事过境迁留沉疴,且作回忆与笑说。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匡花坛小幽默小笑话小品文(6)    1501 次 2008/9/19
 匡花坛小幽默小笑话小品文(2)    1777 次 2008/9/19
 闲话四大名著.女人    1513 次 2008/5/22
 几起收音机风波    1273 次 2011/8/1
 “一声哈哈笑”心里有个小九九    1556 次 2012/9/2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