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谈通州的民间故事——大运河的传说
  • 郑建山 谈通州的民间故事——大运河的传说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9 1 阅读:2256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谈通州的民间故事——大运河的传说

     

     

     

    有人说,长城是一撇,运河是一捺,在中华大地上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人”字的两笔交会于北京,捺的起笔处就在通州。

    大运河的开凿,最早记录于《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从邗城(今江苏省扬州西北五里)向东经射阳湖到未口(今淮安北五里)开挖“邗沟”,拉开了开凿大运河的序幕。隋代炀帝基本完成。元代重新整治后正式称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全长3500余里;无论从历史之悠久,流经里程之长远,工程规模之宏伟,遭遇困难之复杂与艰巨,都堪称世界之最。它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州位于京东,西汉建制,初称路(县),后称潞县。因“取漕运通济之义”改称通州。通州漕运历史悠久。早在秦代,通州水域就有官船活动。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定都北京,漕运进入鼎盛时期,通州成了上控京阙,下控天津,“……舟车辐辏冠盖交驰,京畿转漕之襟喉,水陆之要会”,成了京津水路交通枢纽,重要的漕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文化繁荣璀璨;码头、仓储、衙署、书院、会馆、戏园、茶楼、酒肆及运河两岸的田园风光……这些景象,为大运河的传说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运河的传说起于何时,待考。从现有的资料看,清光绪年间《通州志》载有《雷瘸子成仙》等民间故事。民国时期,河北省立通县民众教育馆馆办刊物《城市月刊》登载搜集到的大运河传说;1986年,通县文化馆对大运河的传说进行搜集整理,当时传说故事的讲述人最小的65岁,最大的95岁。据这些老人介绍,这些传说故事是听老辈人在屋檐下或柳树旁讲述的。因此可以断定,这些传说故事大体诞生于元明清三代,是在漕运鼎盛时期产生的,在通州人民对运河的敬畏和爱戴中丰富发展的。

    大运河的传说函盖了地名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地方人物传说等,具体说分为5个部分。一是直接诉说大运河昵称、起源及行船规矩两岸风土民情的;如《铜帮铁底古运河》、《乾隆游通州的的奇闻逸事》、《陈秀才的故事》、《敬鼠神》、《吴仲建闸遇鲁班》等。《铜帮铁底古运河》说的是郭灵带领民夫挖运河,遇到沙龙作怪。河道怎么挖怎么陷。挖了很多天,河道还是一个大沙坑。郭灵在卖茶水老奶奶指点下到成龙观找到两颗成龙药,一颗鲜红,一颗雪白。红丸上写着“龙变人”,白丸上写着“人变龙”。郭灵把白药丸吞下去,把红药丸交给老奶奶,说:“待会儿有条白龙从沙坑里爬上来,张嘴向您点头,那就是我,您把丸药投进我嘴里。要是那条沙龙出来,您可别投,投错了,可就误了我的大事了。”说完,郭灵变成小白龙钻到沙坑里。不一会,沙坑咕嘟咕嘟冒泡,接着就像开了锅,水和沙粒卷起的大浪头几丈、十几丈……大风刮起来了,半天云里,雷鸣电闪,晴朗朗的天气,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老奶奶吓得钻进茅草棵里。风停雨住后,老奶奶从茅草丛中爬出来,看见坑边上趴着一条巨龙喘气。吓昏头的老奶奶也分不清谁是谁啦,哆哆嗦嗦把红药丸投进龙嘴里。老奶奶药丸投错了。这条龙是被打败的沙龙。沙龙吃了药丸,在坑边打个滚儿,变成穿黑衣服的粗壮汉子要走,坑底下的小白龙见了跃出沙坑,张开大嘴把黑壮汉子吞进肚子里。接着,他的身体横展开来,躺在了沙坑里。顿时,身上的鳞甲飞起来,贴在了坑边上,身体变成了长长的河道。河帮,是他的鳞甲筑成的,因此是铜帮;河底,是他的身体变成的,因此是铁底。从这儿以后,运河有个昵称:铜帮铁底古运河。《乾隆游通州的奇闻逸事》讲述的是乾隆皇帝到江南游玩,路过通州,住在通州城东南运河东岸沙林村郝财主家。见郝财主家有一只聚宝盆,只要包上一个饺子,扔到盆里,立即倒出一桶饺子,几粒米扔到盆里,米饭用之不尽。乾隆顿生贪意,欲借宝盆。刘墉奏道:“皇上有大聚宝盆,何须此民间之异物呢?”乾隆愕然:我哪来的大聚宝盆?刘墉指指运粮河道,说:“京城几十万人口全指望这大聚宝盆吃饭啊。”乾隆大悟,随即封大运河为“铜帮铁底运粮河”。这两个故事都说大运河铜帮铁底,但前者为大运河顺利畅通小白龙英勇献身,是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后者则说大运河关系着国计民生江山社稷。《陈秀才的故事》、《敬鼠神》说的是运河两岸民俗民风、行船规矩;行船时不能说陈、“寇”、“帆”等,因为陈“沉”、寇“扣”、帆“翻”同音;运河岸边风俗是有理街道,无理河道;陈秀才不知道这一点,结果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陈秀才的故事》还讲了大运河 “行船下上上下走,运河北南南北流” 的奇特风景,很有意思。《敬鼠神》则说粮船“来潮”(漏水)老鼠奔跑报警救了船员的命,因此漕粮船队敬重鼠神。《吴仲建闸遇鲁班》讲述吴仲重疏通惠河,受鲁班爷点化,根据落差坡度设立了五个闸口故事。说潮白河的故事也不少,如《龙》、《头炉香》等。这就构成一幅完美的运河风情画。运河是母亲河,这些传说故事把运河母亲善良、温柔、宽厚、仁慈、博大的神韵体现出来。

    还有一些是间接歌颂大运河的,沾着灵光水气。燃灯塔,通州的象征,清王维珍诗云:“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的故事在传说中有六篇。《通州燃灯塔》讲述的是运河开通之期,鳖鱼作怪,河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土地爷化成燃灯佛,点化百姓。百姓修塔塑燃灯佛神像震慑妖鱼的故事。《燃灯塔的传说》是说两个神仙下凡,造燃灯佛塔用塔影震慑运河内凶猛白龙,塔建八角为消除八方之害;塔建十三层每层有油库可以使油源不绝,塔顶明灯万世不灭永放光明。《三霄娘娘修塔记》说的是梨山老母三个女儿云宵、碧宵、琼宵三个姑娘修塔。云宵修的是顺义塔、碧宵修通州塔、琼宵修孤山塔。大姐云宵因疏懒只修一塔基,小妹琼宵修的孤山塔很小,只有二姐碧宵姑娘善良勤劳修的通州塔雄伟壮观。《姊妹造塔》是说天上两仙女姐妹为消除人间灾祸造塔,姐姐一夜之间造成通州北关塔宏伟壮丽,妹妹孤山塔只造半拉,原来姐姐受到鲁班的协助;《鲁班爷与通州塔》说的是燃灯塔建成是受燃灯佛的指示,鲁班爷的点化。《燃灯塔下放河灯》讲述建塔是因为通州城闹瘟疫,满城都是黑蚊子。14岁的小姑娘荷花不辞辛苦日夜兼程请来神灯灭蚊,通州人造燃灯塔将神灯挂在塔尖上,神灯照亮了整个通州城。大黑蚊子(瘟疫)灭除了,荷花姑娘因过度劳累,含笑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她,每年七月十五都在燃灯塔下放河灯。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塔的故事散落在其他传说中,如燃灯塔尖挂榨草、白胡子老头变塔榆、托塔天王掷塔镇妖等。这些传说很美,很神秘,也很动人。我想,在淡淡的月光下或蒙蒙细雨中,您在塔下品着香茗,哼着诗文、听着神神秘秘的故事,嘿!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儿?八里桥闻名遐迩,她的传说令人心旷神怡。不过,她的许多传说好像都与鲁班有关;不单是八里桥,通州许多古建筑,仿佛都与鲁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大概是我国劳动人民对这位古代建筑祖师爷的独特敬重吧!

    故事的另一部分就是村名和地名了。通州30%的村名、地名都与大运河漕运有关。如:皇木厂、砖厂、竹木厂、瓜厂、中仓、后南仓……。在传说中这类东西也不少:《小圣庙》、《摇不动》、《富豪村与二氓牛》、《里二泗佑民观》、《马驹桥的故事》、《马驹桥与半边桥》、《陆辛庄武林传奇》等。《小圣庙》说运漕粮船队到运河边的小庙庄,遇一希奇古怪人骑独角龙,人们按所见塑其身供奉小庙村庙中。船队经过这里要烧香上供,稀奇古怪人被称作小圣爷,村子随之改为小圣庙村。《富豪村与二牤牛》说富河村遇到山妖阻住河道,人们恐慌,大牤牛、二牤牛现身壮牛与山妖搏斗战胜山妖,并化作牛头山、卧牛山镇守河道。河水畅通,人们过着幸福生活,他们不忘大牤牛和二牤牛,将富河村改为富豪村。《里二泗佑民观》说村民李二攒钱修庙,钱被人偷走,李二悲愤。夜里梦天兵天将帮其修庙。李二笑醒,发现竟然是梦,绝望而死。第二天,河南岸真的耸起一座庙。人们称此庙为李二寺,该村也以此庙为名。后因该村面临泗河(白河、榆河、浑河、通惠河在张家湾交汇),李二寺改称里二泗。《马驹桥的故事》非常美;《陆辛庄武林传奇》故事为人们揭开了一个谜;《摇不动》这古怪名字更像一首凄婉的诗。也有一些村名传说散落在其他民间故事中:《铜帮铁底古运河》中老奶奶茶摊后来聚落成村起村名“沙古堆”;卖茶水的老奶奶误投成龙药,边哭边喊边跑:“误事,误事,我误事了”撞树而死。树底聚落成村就叫“误事”,后来人们觉得“误事”名字不好听改称“吴寺”。《乾隆游通州的奇闻逸事》中乾隆见一村庄绿荫掩映问刘庸“是什么村庄”,刘庸答曰“龙望庄”,后改为“龙旺庄”;沙林村郝财主献饺子有功被封为四品知府,沙林村改为郝家府村。小李庄因李贵妃而得名,改为永乐店。《吴仲建闸遇鲁班》中提到的五闸,现在还有二闸地名,乘坐312路公共汽车去通州还能见到杨闸、花园闸两个车站。有人说通州城像一只大船,漂浮在汪洋大海之中,那坐落在北大街中鼓楼就是这只大船的巨舱,那塔是船头的桅杆,那玉带河(张家湾北门外那条通惠河)是缆绳,而那座河边的铁牛(锚)寺就是定船的大锚。如此,通州城才没有翻船,才得以安安稳稳地停泊在烟波浩淼的海面上,使通州百姓永久安生。民谣云:通州城,好大的船,燃灯宝塔做桅杆,钟鼓楼的舱,玉带河的缆,铁锚落在张家湾。说的是《张家湾的铁牛寺与铁锚寺》。

    第四部分就是人物了。李卓吾,明代大思想家,他的名字,无论是在思想史还是文学史上都熠熠生辉。《李卓吾与马经伦》讲述李卓吾受奸臣迫害,陷于狱中,好友马经伦拼死相救。李卓吾以死殉道抗争,狱中自刎。《李卓吾大殡》讲述李卓吾死后,官府禁止人们为李卓吾送葬。通州人顶住压力,组织12支送葬队伍为李卓吾大殡。《李卓吾故居匾额》讲述李卓吾死后的一个清明节,皇帝来到通州私访,见很多通州人在李卓吾墓前鲜花,吟咏悼念李卓吾的诗文。皇上感慨,为李卓吾平反,并在泉州卓吾故居亲笔题写“乡贤名宦”匾额。曹雪芹,大文学家,他的红楼梦享誉世界。曹家在通州张家湾有当铺,“本银七千两”,还有其它房地产。《曹雪芹家世传说》“曹家井”说张家湾城内花枝巷曹家老井里有一条龙,过了九九八十一天,就会腾空而起。皇上知道此事后认为曹家想另立真龙天子,于是,降旨抄了曹家,那口井也加盖了青石,敕令:永不得使用。“三家坟”说张家湾城西萧太后河旁靠近花庄那片地方风水好。有窦、马、曹三家坟地。先是窦家见这里是块宝地,便借音取吉利,讲做“豆卧金田”;马家见这窦(豆)家“遍地生金”,便想到“草长精神豆长膘”,于是,死了人也埋在这里;曹家见(豆)家“落土成金”,马家靠着窦(豆)家,肥得流油,而自己却是空空一曹(槽),便也把坟地选在这里。这样就“槽头料满,财源茂盛”了。花庄庄头见三家把花庄“吃”穷,出钱盖一关帝庙,庙门悬挂一马鞭做镇物,从根儿破三家风水。后来,曹、窦、马三家真的败落了。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曹雪芹在通州生活、创作的情景。李太后是通州的历史人物,其故事在通州流传甚广。《抱公鸡民女选为妃》、《秃丫头成了皇太后》、《永乐店与京剧“二进宫”》,这3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皇上选妃。但讲述方式各有不同。《抱公鸡民女选为妃》说是隆庆皇帝梦见东南方向一绝色女子骑龙抱凤含情脉脉,乘五彩祥云向他飞来。皇帝认为这是天赐良缘,派人寻找“骑龙抱凤”的女子。差人在永乐店看到一个骑在土墙上怀抱公鸡的李姓姑娘玩耍,认为土墙既龙,公鸡即凤,便将这女子带到宫中。隆庆见这女子满头秃黄,十分难看,立时大怒,又不好发作。封其为贵妃,女子磕头谢恩。一低头,一只金碗从头落地,黄秃之发如立时墨染一般,人也变得鲜嫩无比。《秃丫头成了皇太后》内容和前篇内容相似,但叙述方式不同。是从李贵妃的家庭说起。《永乐店与京剧“二进宫”》和前两篇故事不同,说李贵妃的父亲李良是个无赖之徒,听说皇上选美要“骑龙抱凤”之人,就让李艳妃骑石碾抱公鸡,然后全家化装,将选美的钦差引到小李庄(永乐店)。钦差见此情景,大喜。碾,龙也,鸡,凤也;这不就是皇上找的美妃吗?于是被选入宫中,当了贵妃。李良做了太师。皇上死后,李艳妃垂帘听政。李良阴谋篡位,“欲借江山三五载,待等幼子成龙,再原业归宗。”李艳妃初受蒙蔽。群臣上疏,李良封锁宫门,艳妃醒悟,始有《二进宫》托孤之说。其实,明代皇亲中并无李良其人,只有李伟。李伟是李贵妃的父亲。明神宗的姥爷,永乐店人,一生庸碌无为并无篡位之举,而京剧《二进宫》有篡位之说。因此,解放前,永乐店地区禁演《二进宫》。冯玉祥,民国传奇人物,他的夫人李德全就是通州人。《冯玉祥点妻》说冯玉祥择偶,引起各方势力关注,纷纷用美色拉拢,冯玉祥只选择“上帝派我来监视你”的李德全;《冯玉祥绑票》说冯玉祥为解决军饷问题设巧计“绑”自己的老丈人李财主。两个故事诙谐幽默,很有喜剧色彩。《冯玉祥遇难》则突显了冯玉祥的悲壮。

    传说的第五部分就是歌颂通州人民聪明、善良、逐恶、追求美好生活了。这类作品很多,占的篇幅也很大,如:《头炉香》、《王三教妻》、《大杨树》、《大力王》、《王三》、《贤孝牌》、《张三益寿》、《赖侯》、《二辈陈爷》、《马大头》、《牛娃》、《小画家》、《卧虎桥》、《自鸣石》、《青牛精》、《九缸十八窖》、《金鸡阁》、《钟鼓楼与雷瘸子成仙》等。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运河两旁。其中,《钟鼓楼与雷瘸子成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记载在清光绪《通州志》中。此外还有些许历史神话传说。如《“呕呕”、“咩咩”、与“妈妈”》、《如来佛额头上的红印儿》等,这些传说与运河南北文化交流有关。《乾隆错封树王》,其内容就和杭州市余杭县的民间故事《小康王错封梓树王》极为相似,只不过是将乾隆变康王,臭椿树变梓树而已。

    大运河的传说形式上有长篇故事,有传说小品。长篇故事起伏跌宕,充满了神秘色彩;传说小品机智幽默,富有哲理。这些都体现在大运河民间传说的整体作品中。

    大运河的传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一、一百余篇作品主题不同,题材各异,但整体上弥漫着“水”气,给人以阴柔之美。二、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把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乾隆游通州的奇闻逸事》通过乾隆、何珅、刘庸三人对对联,写出乾隆平庸自负、何珅的愚蠢狡诈、刘庸的机智聪颖;《陈秀才的故事》人在景中,情景交融,映衬出陈秀才的笨拙与可爱;《李卓吾的故事》利用人物行动、语言、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等艺术手段,塑造出大义凛然的李卓吾;《三霄娘娘修塔记》的细节描写展示了三个姑娘的不同性格。《冯玉祥的故事》诙谐幽默,使我们看到了军人以外的冯玉祥,与《冯玉祥遇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结构单纯情节曲折,层层递进。单线发展,一线到底,只写一件事的曲折发展过程。且高度集中、凝炼。目的是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方便记忆流传。四、作品有强烈的传奇色彩,给人神秘感;主题惩恶扬善,体现了通州人民聪明、善良、逐恶、追求美好生活的坚韧不拔精神。五、传说语言生动活泼,是生动丰富的群众口语和乡土语言,朴实无华,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易记易传,具有较强的口述文学特征。通州有912.34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布在运河两岸,十里不同俗,各地语言当然也不一样。如太阳,分别称呼为老爷儿、太爷儿;昨天称头天儿、昨儿个、昨儿、夜儿个;麻雀称家雀儿、老家儿、老家贼、老家仓、老家子。蝉称知了、唧鸟儿、小热热、大嚷、滴哟儿、答哟儿、马唧鸟。蝴蝶称蚨蝶儿、忽帖儿。蝗虫称蚂蚱、蚂蚱扁、蚂征、飞天掌。纽扣称扣子、衣纽、纽绊儿、疙瘩纽、蒜头疙瘩。我们称俺们、咱们、咱这帮儿、俺这溜子、咱这拨儿、咱这群儿。……这些通州的土语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六、多种版本同一题材(同一主题)与同一题材不同主题多种版本同时并存。民间传说在流传变异的过程中,因讲故事人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出现多种版本同一题材同一主题毫不奇怪,同一题材,不同版本不同主题的故事,这恐怕是大运河的传说亮点了。传说中“铜帮铁底古运河”的故事有两篇;“燃灯塔的故事”有六篇;“马驹桥的故事”有两篇;“李艳妃的故事”有三篇。这同一题材不同版本不同主题的民间故事,不正体现出通州人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吗?

    大运河的传说是通州人民的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历史价值在于它艺术地记录运河两岸历史现象,尽管有些内容与史实并不相符,但在本质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愿望和心理。是历史的回声和反响。运河是人工河,它的开掘,蕴藏着多少中国人的智慧,又有多少人为它献出了生命,《铜帮铁底古运河》小白龙战沙龙的故事艺术再现了这一点;《乾隆游通州的奇闻逸事》体现了大运河对古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大影响。《小圣庙》、《八里桥故事》、《敬鼠神》、《吴仲建闸遇鲁班》等具体描绘了漕运。《燃灯塔故事》、《马驹桥的故事》、《陆辛庄武林传奇》展示的是通州人镇魔驱邪愿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曹雪芹家世传说》为曹雪芹研究提供了新线索。《秃丫头变成皇太后》具有某种历史真实性,是历史曲折的投影。这些传说是民众精神史、心灵史的真实记录,对于认识通州历史或运河史有其独特的作用。

    大运河传说艺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有着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二是大运河传说中不少作品都有改编成其它文学作品的潜在价值,如果将它们改编成戏曲、曲艺、电视剧等其他文艺形式,必将丰富运河文化内容。

    大运河传说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旅游上。通州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运河人文景观、名人遗迹、乡村胜景等,大运河的传说又恰恰以这些为主题,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使静态的客观实在物具有飞动的灵性,使逝去的历史人物依然徜徉在地方风物之间,使民众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将会增加人们对旅游的极大兴趣。

    大运河传说社会价值体现在人们用极富韵味的方言土语讲述传说中的故事、叙述人物、刻画景物、解释风俗,使沉寂的历史山水灵光四射,当然会激起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激发对中华民族自豪感。

    大运河的传说传承方式主要是社会传承。古通州靠大运河使其比较繁华,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但由于是农耕社会,封建统治,通州整体上还是比较闭塞的。尤其是在农村,娱乐生活更少,主要靠老人在屋檐下或大树旁讲故事。老人们将爱、恨、迷茫、憧憬、理想等渗透在故事中,按照自己的愿望加工取舍,丰富发展,既娱乐了他人,也娱乐了自我。就这样,世世代代,口耳相传,通州人才有了今天的大运河传说。

    大运河的传说是通州运河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1986年,通县文化馆对运河传说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搞出了资料本。不过,搞这项工作当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多年来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鄙视和践踏,使之受到严重摧残,再加上民间故事是口头文学,不少老艺人已经作古,在世的也已年近古稀,当时就面临着抢救局面。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通州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掌握民间故事的老人不少自然消亡了,知道民间故事的人少而又少了。抢救大运河民间传说故事的任务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建议:一、继续对大运河传说进行搜集整理。二、将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编辑成书,下发到乡镇、街道办事处,尤其是发到中小学校,使其成为中小学生的乡土教材。三、培养民间故事讲述员,做好传承工作。四、将大运河传说的部分作品改编成戏曲、曲艺、影视剧等新的文学艺术样式,丰富运河文化内容,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如云的漕运船在水墨丹青中闪过,穿梭的元明清客在说演弹唱中活着,捞一只沉船都是沉甸甸的故事,捡一块瓷片都是中华文明的诉说……”(刘祥)

    运河文化美哉!

    2009530

 相关文章
 杜德久 杨家毅散文集《汉水运河》序    1784 次 2012/7/14
 薪”老人的千头万绪    1170 次 2013/7/29
 吕作华 儿时逸事    1638 次 2012/7/16
 张果珍 恩师张同吾    1550 次 2012/7/8
 “从根上治”言之有理    1540 次 2010/10/1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