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管理
二
文学艺术贵在创新。所谓创新,一是要在思想内容上提供一些前人没有写过的新题材、新经验、新思想、新发现,有原创性的突破;二是要在艺术形式上提供一些前人没有用过的新形式、新语言、新技巧、新探索,有建设性的贡献。前者体现独特的思想价值,后者体现独特的艺术价值。《岭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均有所创新,殊为难得。
(一) 大题材
《岭南歌》长达300余行,3200多字。时间从旧石器时代的马坝人写起,直到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上下十万年。空间覆盖中国五岭——越城岭、萌诸岭、都庞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之南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广大地区。长诗历数在岭南出生、活动过的130多位历史风云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盖棺论定,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史才识见,几乎句句有典故、字字有来历。其内容还涉及岭南的天文地理、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经济物产、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城市建设、商业贸易,等等,可说是包罗万象。作者对岭南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不仅描写了帝王将相等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写了一些不太为常人所知学术人物。如汉代的“三陈氏”陈钦、陈元、陈坚,“大宗三陈氏:《陈氏春秋》传经学,鸿儒帝师饱学渊。《左氏训诂》博士首,继往开来大德堪”。陈钦是西汉与刘歆大致齐名的古文经学家,著有《陈氏春秋》一书,是王莽的经学老师。其子陈元不仅为《左传》著书立说,而且在朝廷与今文经学家范升进行激烈的辩论,争取《左传》立于官学,设置《左传》博士,为传播《左传》并确立其学术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元之子陈坚,也继承家学,善于文辞。“三陈氏”祖孙三代学问相传,成为当时全国一流的大学问家,在蛮夷之地的苍梧耸立了一座学术高峰。至于番禺的邓世昌、梅州的黄遵宪、南海的康有为、新会的梁启超、中山的孙中山,作者更是如数家珍。还有“杨仙逸一飞冲天,航空之父真奇志”、“‘广东十虎’血战九州,威震南北”、“ 钟惠澜屡克瘟神,悬壶济世救万众”……对岭南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几乎一网打尽。该诗属于宏大叙事,却无一般长诗的空泛之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一桩桩悲壮的历史事件,还有岭南瑰丽奇特的自然风光、山水景物,像坚实的柱梁砖瓦支撑了《岭南歌》宏大的史诗结构,可谓体大而思精。如此重大的题材,如此巨大的涵盖量,突破了古人登高登楼的一己抒怀,二京三都的地域局限,即使从中国文学史的高度看,也是非常难得的。一首诗写了130多位历史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作者为珠江文化流域区撰写了长篇史诗,在全国开风气之先,颠覆了长期以来对岭南文化的传统歧视与偏见,让人耳目一新,大大增强了广东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大气势
《岭南歌》的大题材需要大气势才能驾驭贯通。既为“歌”,开头几句极为重要,起到一个“定调”的作用。“岭南大派,南天雄脉;万里云动,春潮澎湃”,开篇即不同凡响,气势豪雄,意境高远,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豪放雄壮的基调。接下来便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下笔有神,一气呵成。其气势贯通全诗,起伏跌宕,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古人所说的“文以气为主”[2]、“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3],用来评价《岭南歌》也是非常合适的。著名作家陈世旭指出:“柳忠秧显然不屑于雨打芭蕉落闲庭式的吟风弄月,浅斟低唱。其诗刚健豪放,气势澎湃,如波翻浪滚。笔力千钧,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多情与奇诡交相辉映,厚重与性灵兼收并蓄,读之荡气回肠。”[4]无独有偶,著名学者李遇春也指出:“诗人追求的大气,是一种雄直刚健之气。‘雄’是质,是神,而‘大’是形,是貌;形神兼备,有雄乃大,故全诗骨气端翔,诵之有金石声。这种雄大之气流贯于全诗的字里行间,气势逼人……《岭南歌》及其作者堪称‘气盛者’,故能驾驭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风流人物于笔端,举重若轻。”[5]这些评论都指出了《岭南歌》的气势对题材内容的统摄贯通作用。短诗一气贯通易,长诗一气贯通难。应当强调的是,这种“气”来自于诗人本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同时具有作者的个性、禀赋和才气,是一种正气、浩然之气、阳刚之气,激荡于诗句字词之中,与配合思想感情的音韵汇合在一起,读之令人慷慨激昂,听之如同黄钟大吕。
(三)大境界 大题材、大气势,必须有大境界作为底蕴。很难设想视野狭小、思想浅薄的人能写出《岭南歌》这样的长篇史诗。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6],诗亦然。如果说《岭南歌》第一章是以山水开篇,横向展开岭南的全景式描绘,那么第二章则是纵向展示岭南的历史画卷:“渊远流长,源出马坝。先秦百越,本根进化。汉风楚韵,融合儒家。坛经传世,佛门光大。曲江开宗,诗冠风雅。安道正谏,风采清华。一体乾坤,精微白沙。维新改良,启蒙教化。辛亥革命,碧血黄花。讨袁反帝,护国护法。英勇北伐,一统华夏。铁血抗战,壮殉国家。改革开放,鼎盛天下。风动五岭,万丈霁霞!”区区14行诗就高度概括了岭南重要的历史节点,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和深厚学养是无法做到的。长诗中所讴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都是在历朝历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慈善家……忠臣清官如海瑞、包公、林则徐,爱国烈士如文天祥、袁崇焕、邓世昌,抗战英雄如陈铭枢、蒋光鼐、薛伯陵,人人都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可见作者具有崇高爱国的思想境界。画龙点睛“三陈氏”、葛洪和六祖慧能,作者在儒道佛方面的修养和境界令人称叹。即使写体育健儿“容国团小球大道,中华世界首冠军”,也不可小觑:乒乓球是所有球类中最有旋转的运动,从电子、地球到宇宙星云,无一不在旋转;“旋转”蕴藏着宇宙与生命的奥秘,一句“小球大道”透露出作者的思想境界。“诗人以岭南人文历史为载体,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岭南文化的认同与景仰,一扫史上人们对岭南的地域偏见和歧视。透过一代代岭南豪杰之士在中国历史舞台叱咤风云的壮举,张扬属于岭南人的独特精神个性。以摧枯拉朽的气魄,彻底摆脱传统中原文化的评价标准,从繁复多彩的历史与现实情境中采撷优秀的文化因子,在复杂纷纭的政治与经济变化中梳理鲜明的文化特质,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评价标准。多种元素构成了这部诗作高古雄迈、瑰伟奇绝的史诗品格,并对我们所处的现代生活与文化提出追问。”[7]总之,《岭南歌》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结构宏阔,大气磅礴,境界高远,以史载诗,以诗传史,堪称岭南文化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杰作。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