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
文学评论
>>
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
来源:转载 作者: 赖大仁 日期:2008/4/22 阅读:
9171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当今的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
问题不在于仅仅看到和描述这样一种现实,更在于我们面对这一现实,该如何看待当今的文学研究。从米勒的态度来看,他显然是充满了矛盾的:既预言了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终结,却又在期待它的新生,或者说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前景既感到绝望,却又仍不放弃希望。当他多年前最初关注到电子化与全球化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影响时,就开始提出和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作为这些变化的后果文学研究会发生什么呢?今天我们是否仍然可以研究文学?我们是否应该或必须研究文学?在新的全球化的世界上文学研究为什么目的服务?”[4](P75)至今他仍在不断地重复提出这些问题,并试图做出自己的回答。
首先,米勒虽然认为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研究将走向终结,但他本人却仍然倾向于坚守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如果说“终结论”是根源于他对当今文学形态的变化和文化研究转向的事实而做出的一种判断,那么他说传统的文学研究将会继续存在,则更多表达了他的一种信念。
所谓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乃是一种建立在修辞性语言表达和“细读”(或叫“修辞性阅读”)基础上的研究。那么这样的文学研究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和意义呢?米勒在2001年的一篇《论文学的权威性》的演讲中谈到,“文学的权威性源于语言艺术的表演性使用,语言的这种使用使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对它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产生信赖感”;“对我来说,那些书页上的文字简直就像一种神奇的处方使我能够达到一个只有通过那些英语单词才能够达到的先验的虚拟的世界”;“文学作品被看作神奇的处方,它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个虚拟的现实……正像德里达所说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会隐藏一些事实,隐藏起一些永远不被人知晓的秘密,这也是文学作品权威性的一个基本体现”[6]。在最近所作的《为什么我要选择文学》的演讲中,他又说到,文学的存在是不需要理由的,然而确实又存在着某种理由,这个理由就在文学作品自身,并且具有像魔力般的吸引力。他自称,“我一直有着两方面的兴趣:一方面,我对文学情有独钟,一部文学作品会像魔术一样,将我引领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来,出于某种原因,进入这个想像的世界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愉悦。另一方面,我一直沉溺于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魔术到底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它是如何运作的”;“我渴望用一种类似科学的方式,去解释和理解文学。在我看来,文学在不同的情形下,似乎始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偏离语言运用的正常规则,或说显得很是奇怪。所以,文学最使我感兴趣的因素是作品中的语言特性”[7]。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米勒所理解的,也是他自己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文学研究,的确是一种比较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首先,它是出于研究者个人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和爱好;其次,它是为了文学本身的目的,即为了探寻文学作品中所隐藏的秘密,尤其是文学语言的魔力;第三,这种研究最重要的方式是独立的“阅读”,并且要求是“细读”,或者说是一种“修辞性阅读”,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他说:“我想独立地阅读。……如果你有眼光去发现那些矛盾的、不一致的、奇怪的东西,去发现那些无法用作品特点的主题性描述来解释的东西,去发现那些没有被以往的批评家所强调和重视的东西,那么你或许就会得到非常重要的发现。”[7]众所周知,这一切正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文学批评或文学研究的传统。米勒早已说过,这种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而进行的文学研究早已在解构主义中死去,早已不合时宜,但他自己却仍然不肯放弃。
那么问题在于,在已经变化了的形势下,这样的文学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米勒认为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研究文学仍然是我们了解过去时代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因为文学在过去图书时代也是文化表现自己和构成自己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中包含多方面的信息资源,甚至不无商业或经济价值的东西,即便是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中,也仍然可以通过文学去了解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历史文化状况。第二,通过文学研究来理解语言。因为语言现在是而且将来仍然是我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并且语言的运用事实上塑造了我们的生活,而“文学研究仍将是理解修辞、比喻和讲述故事等种种语言可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第三,更重要的是,文学研究还是达到某种“陌生性”或其他人的“他性”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他性”不只是那些属于不同文化的人,而且也包括我们自己文化中的那些人。每一部作品对于我们都是一个“陌生化”的世界,都具有一种异于我们自己的、让我们感到惊奇的“他性”,而“这种与‘他性’相遇只有通过常说的‘细读’并得到理论反思的支持才会实现。今天许多人断言修辞阅读是过时的、反动的、不再需要或不再适合。面对这种断言,我以顽固、执拗、不无挑战的抗辩态度要求对原始语言细读。甚至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这种阅读对大学学习和研究也仍然是最基本的”[4](P78)。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米勒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既与西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如倡导“细读”)有关联,但又显然具有不同的独特理解,赋予它远远超出形式主义批评的意义价值。明乎此,对于他为什么执著于这样一种文学研究,大概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虽然米勒本人仍钟情于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对当今的文化研究转向持疑虑态度,但他还是尽可能对新的文学研究走向给予宽容而积极的理解。
如前所述,米勒已经看到了当今文学和文学理论所发生的变化,在他看来,“新形态的文学越来越成为混合体。这个混合体是由一系列的媒介发挥作用的,我说的这些媒介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电视、电影、网络、电脑游戏……诸如此类的东西,它们可以说是与语言不同的另一类媒介。然后,传统的‘文学’和其他的这些形式,它们通过数字化进行互动,形成了一种新形态的‘文学’,我这里要用的词,不是‘literature’(文学),而是‘literarity’(文学性),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文字形成的文学外,还有使用词语和各种不同符号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文学性的东西。”[2]既然如此,新的文学研究当然就要去研究这种新的“文学性”。那么这种研究该从何入手呢?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有仲勋先行:南粤大地风雷动!
1803 次
2014/2/15
语文与文学
2696 次
2008/1/24
刘福田 木子美现象哲学分析
2198 次
2012/2/9
《中国不高兴》妖魔化西方?
8768 次
2009/4/8
“小白文”越火,文学越尴尬
4539 次
2010/7/19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