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 文学评论 >> 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
  • 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
  • 来源:转载 作者: 赖大仁 日期:2008/4/22 阅读:9169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米勒看来,首先要研究媒介的特点。新的文学形态与传统文学的差别,当然首先是媒介不同,后者以语言为介质,前者则依靠大量视觉与听觉元素,这肯定会带来表达与读者接受感觉的大不一样。其次,由这种媒介的特点所决定,混合体文学的“文学性”特征也根本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拟性特征。由于它除了使用文学语言之外,还加上了可视性因素,“由此造成一种效果,它们带给观众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是一种被加工过的世界,我把它叫做虚拟的现实,原来文学所要给人们一种实在的世界,现在是一种虚拟的现实世界”。二是所谓“创造”的特征,“它善于创造——由多种符号的使用形成的创造”。米勒将其具体解释为一种“施为性的”(performative)、描述性的特征,它与“表述性”(constative)是恰相对应的[2]。米勒这里所说的“创造”,实际上突出的是新的文学形态的“描述性”,它与传统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的“表述性”特征恰好形成对照。
        由此可知,尽管米勒并不那么认同那种新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转向,但还是在一定意义上承认它的“文学性”,并给予积极理解。同时,对于他人所进行的文化研究,也表示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再次,米勒既不轻易放弃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同时也对当今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变化具有清醒的意识,并力图顺时而变,以寻求文学研究新的发展生机。米勒的这种执著与变通大致有以下两种向度。
        一是试图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理念融入当今新的文学研究,使其获得更深厚的根基。最引人注目的是米勒将“阅读”的概念加以提升和扩展,使之成为一种开放性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范畴,以此作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核心和基础。
        “阅读”原本是对语言文本而言的,传统的文学研究便是以“细读”为基础。面对当今文学向多媒体扩容,米勒随之把“阅读”扩展到阅读一切符号:“文学系的课程应该成为主要是对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当然是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但经典的概念需要大大拓宽,而且还应该训练阅读所有的符号:绘画、电影、电视、报纸、历史资料、物质文化资料。当今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知识的选民,应该是能够阅读、能够阅读一切符号的人,而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米勒又说:“这里阅读不仅包括书写的文本,也包括围绕并透入我们的所有符号,所有的视听形象,以及那些总是能够这样或那样地当作符号来阅读的历史证据:文件、绘画、电影、乐谱或‘物质’的人工制品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对于摆在我们面前有待于阅读的文本和其他符号系统,阅读是共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聚集起来解决我们的分歧。这些自然也包括了理论文本。”米勒将“阅读”扩展到一切符号领域,可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阅读”向一切文本、一切可被阅读的符号开放,可借此表明对媒介研究、文化研究的宽容与接纳;而另一方面,则是将语言文本“阅读”的方法理念与价值观引入对其他一切文本的读解,导向对一切符号中的意义价值的追寻。诚如有学者所言,“‘阅读’对米勒而言本质上就是文学‘阅读’,因此米勒以‘阅读’所表现的开放性同时又是其向着文学本身的回归,是对文学价值的迂回坚持,他试图以文字的‘阅读’方式阅读其他文本符号”,从中表现出他的人文主义的救世情怀[1](P63)。
        二是吸取新的文学研究理念,以激活传统文学研究方式的内在生机。这表现为米勒近年对文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性及其社会、政治功能的接纳。
        米勒说自己当初选择文学研究,完全是被文学中那富于魔力的语言特性所吸引,因此他历来提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文学本身的目的去研究文学——这也正是米勒所理解的传统文学研究的特点。然而在整个文学和文学研究转向的新形势下,他不能不承认“文学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不能不看到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而纯粹研究文学已不合时宜。事实上,当今文学的变化和文化研究的转向,一方面固然与电子媒体的扩张渗透有关,但另一方面,显然也还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的开放性,以及诸多社会问题的凸显有关,如全球经济与政治冲突、民族冲突、文化冲突、女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等等。这样,文学和文学研究就不可能再保持原来那样一种纯粹性了。米勒当然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因此他才会说那种纯粹的文学研究在今天已不合时宜。在最近对于“为什么我要选择文学”这个问题的新的回答中,米勒指出了这样两点:第一,文学强化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起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第二,文学还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他所举的例子,是特洛罗普的小说中对于求爱和结婚情景的描写,将会如何影响英国人对于婚嫁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从此类作品中可以知道维多利亚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最纯粹的表现方式是什么等等。在他看来,这恰恰就是文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功能之所在[7]。
        当然,米勒既不认为当今的文学研究可以远离政治和意识形态,但是也反对像有些文化研究的学者那样把文学看成是某种意识形态的直接而纯粹的表达,反对在文学研究和文学教学中夸大政治的作用。换言之,米勒对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及其社会作用,有着远较一般人更为宽泛的理解,并且也更为切合文学本身的特性。在最近的一次讨论发言中,米勒还特别指出,“夸大大学教学和写作应有的政治力量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但是像目前一样站在一旁无所事事,在我们学科范围内继续教书,做我们在这儿所做的事情,是很困难的”。因为当今美国本身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面对周围所发生的这一切,我们很难视而不见,继续用传统非政治的方式教授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我不是在谈论我有义务拥有个人的政治观点,而是在谈论在教学或写作过程中这些政治观点应怎样成为我专业的一部分,现行政治应怎样成为《批评探索》的一个特征”[8]。我理解米勒这里的意思是说,当今的文学研究者有必要保持对社会政治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是指研究者的一种立场态度,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念,而不是要在文学作品中直接寻找和阐释某种政治意识形态——这往往是当今一些文化研究者的惯常做法。米勒与他们的不同也正在这里。
        综上所述,米勒虽然一方面看到了当今的文化研究转向,也预言了文学研究的终结,但另一方面,他又相信传统的文学理论依然活着,仍然执著于他终生热爱的文学研究,并以其开放性姿态和变通策略,努力为文学研究寻求新的生机和发展空间。这就是米勒(也许可以包括德里达)式的悖论。从这一悖论式理论的解读中,我们所能获得的领悟是:无论文学还是文学研究,它是活着还是死去,并不一定由某些现实条件(如电信技术)所决定,也未必取决于我们一味乐观还是忧心忡忡,重要的是要有对文学与人的生存之永恒依存关系的深刻理解,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坚定执著的信念,同时还有一种与时俱进、顺时变通的开放性态度。若此,就有可能使文学和文学研究绝处逢生,获得新的生机,开辟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体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4,(2).
        [2]希利斯·米勒.“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希利斯·米勒访谈录[N].文艺报,2004.06.24②.
        [3]陆扬.我们依然必须研究文学吗?——米勒谈今日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M].文艺报,2004.06.01④.
        [4]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
        [5]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6]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N].文艺报,2001.08.28②.
        [7]希利斯·米勒.为什么我要选择文学(在中国的演讲)[N].社会科学报,2004.07.01⑥.
        [8]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的未来(发言摘要)[J].国外理论动态,2004,(2).
     
    【原载】 《学习与探索》2005/03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摘自野牛文章《诗歌英雄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    51298 次 2014/8/14
 一缕炊烟(代后记)    1915 次 2013/3/16
 文学的没落    2073 次 2008/7/19
 《中国不高兴》妖魔化西方?    8768 次 2009/4/8
 王德威:高密东北乡寻莫言    5163 次 2012/10/13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