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诗歌的“出路”
以上,就近年诗歌的激烈生态变化,就它的“分化”“突围”“挣扎”等现象观察中,初步理出了几点看法:
1.文化承载:作为精英艺术的诗歌,已难保曲高和寡的尊容,它在相当程度上开始投奔文化,向文化靠拢,或者被文化“利用”,或者与文化“同谋”,它既充当文化的先锋,也落入文化的“犬儒”。它被文化超常地塑造着、支配着,它的属性已然发生某些“质变”。尽管诗歌,慷慨贡献了自己的通用部分和流行形式,甚至有了一定程度的媚俗,那只能归结于时代语境下的“变通”。关键是,诗歌始终不能放弃自己独立、自由的魂灵,不能放弃生命人格的烛照;诗歌仍旧要守住自己高贵的情愫,在心灵与时代的临界点交汇,充分发挥体验的灵性、经验的智性,以及朝向艺术开放的无限可能。
2.多重压力:原本,诗歌主要承受来自意识形态压力,现在还要加上众多来自市场经济(商品时尚类像)的掣肘,乃至高科技智能的左右。在多重压力面前,诗歌以自身顽强的活性,不断变换“花招”,继续做着自我挣扎。的确,诗歌的许多挣扎是徒劳的、是以惨败告终的。但是,诗歌形形色色的“崛起”,层出不穷的“追新求新”,依然此消彼长。秉持诗歌这种“老不死”的内在活力,即使一息尚存,诗歌依然有能耐走在文明的前端。换句话说,诗歌本性中固有的先锐,使之一直葆有“在路上”的未完成状态,正是这种永不止息的“行进”状态,伴随着诗歌自身——每一次或大或小的 “突围”。
3.网络出路:几年工夫,网络便成为诗歌最便捷最有效的输出口。网络与纸媒是两条平起平坐的生产线,甚至在数量规模上呈几何级数增长。越来越多的诗歌事件、诗歌焦点、诗歌走向和诗歌文本都体现在网络上。 网络成为诗歌与诗歌文化的最大集散地,它已经和正在对诗歌的思维、书写、传播、接受,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一根本性的生态改变,不亚于印刷史上的雕版革命。固然网络在诗歌的精神维度和艺术形式方面尚缺严格规约,经验世界经常被肤浅化,但网络的无限开放,尤其底层的民间自由写作,预示了“诗歌涅槃的契机”。我们庆幸诗歌在多年的艰难跋涉中,又闯出了一条充满魅惑的出路。
注释:
[1]以广东省最为典型。它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诗歌网站:《诗生活》。拥有全国民刊中最具专题特色的刊物:《诗歌与人》;拥有全国最大的外来移民诗人群;拥有连续7年的民间诗歌年鉴《中国新诗年鉴》;拥有全国女性诗歌最重要的阵地:《女子诗报》;拥有全国第一个与境外合办的刊物:《中西诗歌》等。由此可以觉察出诗歌的巨大生态改善。
[2]比如:1月13日“荣县•中国诗书之乡”授牌。 3月20日“中国桃花诗村”开村仪式。 3月“中华诗教试点学校”挂匾。4月9日“中国诗人之家”河南鹤壁煤业集团揭牌。4月诗刊社第四次大型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启动。4月南昌“谷雨诗会”(首推全国诗意化医院,1000幅诗歌张贴画挂满病房)。4月26日“诗行为”艺术:诗人也夫在SOHO广场上搭建4平方米鸟巢,在上面生活一个月。5月“诗墙”在湖南常德(世界上最长)扩容。5月17日“中国诗歌万里行”启动(中国诗歌学会)。6月“处方诗”由乡村医生来一鸣申报吉尼斯纪录——所开药方皆由四句七言韵诗组成(30年完成40万首)。6月18日富春江畔诗歌集体婚礼。7月14日现代诗剧《口供》演出(100名诗人、艺术家参与)。12月24日首届诗歌精品超市大展(深圳)。等等。
[3]燕窝:《诗歌经济学:两手都要硬》,诗生活 2005.08.14
[4]陈东东:《行业幻觉》,《晶报》2005.10.29
[5]转引《2005年诗歌热:到底发生了什么?》新疆天山网2005.10.26
[6]2006年9月中旬,有人将女诗人赵丽华4年前的网络诗重新上贴,掀起一场大规模仿写运动。一时间,贴子铺天盖地,点击率多达几百万,诗歌的关注度创下前所未有的记录。
[7]2006年9月30日,以“保卫诗歌”名义,数十名诗人在北京第三极书局发起朗诵会。“物写作”首创者苏非舒,在女友帮助下突然脱掉十六层衣服,裸体默读自己的作品《仅此而已》。大概默读了1分多钟,灯就被关掉了。之后被处10天治安拘留。
[8]2006年8月31日,吉林省女诗人纪向寰拟在广场上焚烧2200册《国旗颂》诗集,并用3000多字悼词举行“葬礼”。她历时三年,完成200首专门描写五星红旗的诗集。她花了3万多元,自印出版,期间卖房还债,四处流浪,闹得婚姻破裂。首印5000册,只售出千余本。
[9]2006年9月25日,一个名为“猎户”的作者,开发出“猎户星免费在线写诗软件”。诗虫们闻风而动。截止07.5.16,实时统计诗歌在线写作总量为694199 首,平均每小时生产123.7首。随便抽样机器诗《遗忘》:“灵魂曾是心空里的小径 /它带走了谁的地狱 /灵魂渐消逝, 凄然渐远去 /视而不见 /终有一天它们结伴于湖畔 //灵魂头也不回地哭泣 /我的双眼却象墙壁渐渐欢乐 /望着沉郁的灵魂 /墙壁遗忘了一切。” 还算遵守语法,有个模样。
【原载】 《探索与争鸣》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