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作家协会
>>
文学沙龙
>>
假如你想成为作家(下)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假如你想成为作家(下)
来源:原创 作者: 春晓 日期:2008/4/25 阅读:
7122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家”与“杂家”
第二,要想成为作家,必须尽量充实知识的积蓄。
知识是文明的钥匙,投身任何领域,劳作与创造都需具有相应的知识。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尤需具备广博的知识。这是因为,文学作为纷纭多彩、灵巧多变的生活映像,得靠类似广角镜、长镜头那样的本领与手段,才能统摄全貌、切近内里。视野狭小,阅历简单,是很难反映出生活的丰富、复杂、流动和它们所蕴涵的奇妙而深邃的美感的。
生活的体验固然也是知识的来源,但体验有时只是一时的零散的感受所得,缺乏稳定性和系统性,需要使之化为经验。把诸多感性的体验归纳起来,经过理性提炼而后储存起来,即成经验。各式各样的体验,总结为分门别类的经验,日积月累自会形成作家个人所独有的专门知识。这种与众不同、别人难得的生活知识,乃是作家宝贵的财富。为了增加这种财富,作家应该有意识地不断积蓄,通晓各种生活知识,力求拓宽体验面,扩大经验库,成为生活的“通家”——内行人里的“百事通”,成为知识的“杂家”——专科里的“万宝囊”。
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一个人纵有千只眼也难得看遍世界与人生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的九牛之一毛。何况对绵长的历史和广袤的地理,对自然科学和最新发明,更不可能经历或涉及。所以必须借助他人和前人既得的经验,从人类文明的知识成果中汲取营养。这就得广采博览,大量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等领域在内的各类书籍,特别是看文学作品。古人有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是把“看别人的作品”列为仅次于观察的第二要点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别人的作品看得越多,自己的水平就会越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作家乃是作品培养出来的。
相信你已看过不少别人的作品,但不知你的“看法”是否对路
?
所谓对路,一是看得对。对习作者说来,看作品的方法,应与一般读者不同。一般的读者看文学作品,是为了寻求知识或趣味,更多着眼于这作品提供了怎样的精神教益与美感享受。他们不大留意艺术功力和写作技巧方面的成败得失,而只关心书本身是否能让自己得到满足。如果把这叫做“看热闹”,那么初学作者则除了“看热闹”,还得“看门道”——为写出、写好自己的作品,研究、熟悉并领会别人的艺术功力和写作技巧,看它是怎样表现,才得以给读者提供精神教益和美感享受的。
“门道”往往并非一下子就能看得明白,常需经历“沉进去”和“跳出来”两个阶段。先要“沉进去”,了解作品内容,感情任其左右,被吸引,被打动,却还来不及冷静地思考。后要“跳出来”,在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感情超脱,“冷眼旁观”,进行理性的探讨:它这里因为什么,写得能够这么引人;它那里又由于怎样的处理,能够取得那样动人的效果。找出其可借鉴之处,钩玄提要,融会贯通,用以启发和充实自己。
所谓对路,是选得准。一般读者选文学作品,多只是从趣味出发,假使自身趣味不高,所读之作又正投合低级趣味,那便无益而有害。创美之人读书,应当选取美的精品,最好能按鲁迅指点:“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为了弄明白“应该怎样写”,对“已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还须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都会是一次知识技能的积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不无一定道理。对堪称经典的伟大作品,更要精读:仔细揣摩,多方玩味,反复体会,领悟透彻。伟大作品是百读不厌、汲取不尽的,每读一遍都会有一次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加深,所得愈见成熟、厚重。这就不是只读几遍、只读一时,而要当作随时学习、终生受用的常备教材了。
在众多可当教材的伟大作品之中,初学写作者不妨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志趣,像依托守护神那样,专奉某一名家名著为师。但我以为,凡为文者,无论何人,都应该把《红楼梦》和鲁迅著作奉为最重要的、根本性的经典,对它们要尽力先读、多读,格外熟读、精读。出于强调之意,在谈论创作的各种技巧时,我都将用《红楼梦》和鲁迅著作为例加以说明。引用《红楼梦》原文时,以我认为更接近曹雪芹原文的脂砚斋评庚辰本为准。希望诸位朋友对这一位、这一部各方面都值得借鉴的大师、经典,给予高度、充分的重视,从中汲取尽可能丰足的营养。
鲁迅还指示我们:“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为此,除了精读你最爱看的作家作品外,还应该博览古今中外一切名著。并且,看成功作,最好同时看它的未定稿,对照比较,从其修改加工的地方,领悟那“不应该这样写”的道理。鲁迅指出“这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弃其所短,引以为戒,也是一种学习。
文学只是诸多艺术门类之一,各样艺术在美感机制上都有相通之处。在表现形式和手段上,文学则又是最能融会各式各样创美活动特色的艺术。因而,从事文学创作,还需广泛涉猎,把绘画的色彩、雕塑的质感、音乐的节奏、舞蹈的曲线……都吸收过来,化作自己多样综合的创美专长。那么,你虽走着文学之路,也得了解并掌握些其他艺术的有关知识。
就工作性质及其需要而言,作家既然要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就应该比其他行业的人知道得更多。虽然他不一定成为其他行业的专家,但为了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需要像专业政治思想工作者那样,重视哲学的学习;为了更好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也该粗通其他行业的一般知识。这就得广泛阅览,除了社会科学,还要看点自然科学的书。鲁迅说过:“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字,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本人,就是一位博览群书、兼通科学的伟大文学家。《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因为曹雪芹不仅精通文史,而且具有他所处时代的渊博知识。
据我所知,当代许多作家,并未念过大学,更非科班出身,却都从小就爱读书,读过很多书。正是读书的功底播下了他们创作的根苗。成为作家之后,他们仍然虚怀若谷、如饥似渴,不断用别人的作品补充自己的营养。正是渊博的知识,保障了他们的创作叶茂花荣。
海明威说过:“一位作家好比一口井。有多少种井就有多少种作家。重要的事情是井里要有好水。最好是汲出定量的水,而不是把水抽干,再等待它渗满。”种种知识,犹如泉眼,不断汲取,多多益善,你积蓄越多,你水井里的储备越充实,你迈向成功的脚步,便越扎实。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四川日报》举办中国乡村诗大赛征稿启事
1128 次
2008/11/9
作家的人格力量
2856 次
2008/4/25
综合文艺---报刊名录
0 次
2008/6/15
甘肃日报文化时评征稿
1 次
2008/10/23
“大地诗心·嵩山杯全国乡土诗歌大赛”征稿
0 次
2008/11/9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