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
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网 络 连 接 世 界
|
首 页
|
文学在线
|
小说分类
|
散文分类
|
诗歌分类
|
杂文分类
|
长篇文集
|
短篇小说
|
随笔游记
|
电子杂志
|
文学专题
|
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个人文集
|
论 坛
|
网络文学
|
女性文学
|
校园文学
|
诗词韵律
|
古典文学
|
外国文学
|
歌词创作
|
影视创作
|
国学精华
|
精品佳作
|
理论研究
|
视频教学
|
作家书库
会员管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主编邮箱
文章搜索
---作者---
---标题---
作家排行榜
带雨的云
558
篇
王风
372
篇
作协推荐
307
篇
运河散人
263
篇
零度
261
篇
古月重升
210
篇
郑永涛
173
篇
张天珍
169
篇
轻舞飞扬
154
篇
孙新坤
154
篇
小说分类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散文分类
楼梯寄情
她说什么了
吴稚晖何许人也
《爱,能勿劳乎?忠,...
枫叶的招摇
自在杨花
“地坛”的魅力
田间小路
人散茶已凉
发自病榻的心语
诗歌分类
浅伤
溱沁
孤煞
梦魇
奈何
道
淡然
天道
超脱
英雄决
当前位置:
首页
随笔游记
>>
风土人情
>>
谈运河开漕节
·添加到收藏夹
·给作者留言
·
查看作者资料
·
浏览作者文集
分享到:
更多
谈运河开漕节
来源:原创 作者: 郑建山 日期:2008/7/19 阅读:
1821
次 【
大
中
小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河开漕节始于明代,源于祭坝祭祀吴仲等人,是古代通州独有的大型文化活动。据《明史·河渠志》记载:“大通桥至通州石坝,……自此漕艘直达京师……人思仲德,建祠以祀之。”《日下旧闻考·京畿·通州二》:“通惠祠嘉靖四十五年建,以祀监察御史吴仲。”《通粮厅志》载:每年祭坝毕,在北督储馆(又称石坝御门)公宴。《漕运底帐》记有:“祭坝费银”。祭祀活动在通惠河东端葫芦头(今西海子公园葫芦湖)东岸石坝(坝长60余米,宽30余米,高出地面近3米)举行。气氛热烈,场面大,祭坝后开始验收转运漕粮,故又得开漕节之名。
祭坝有春祭、秋祭之分,春祭又有公祭、民祭之别。公祭由官方主持,各方头面人参加,是正式的祭祀活动,仪式隆重而简约。民祭由商民组织。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清明节前),开河后第一帮粮船到达通州后,即择日举行春祭。这就是开漕节。是日由仓场总督率坐粮厅官员及其所属军、白粮经纪,和掌管石坝的州判、掌管土坝的州同,各按身份着官服或礼服齐集石坝东,按等级列队,每人都高举三柱香,向事前请至设于石坝几案上吴仲等四人木神主鞠躬礼拜。祭拜时奏弦、管、笙、云锣等乐器。石坝两端有由人妆扮的狮子蹲踞,雄狮在左(北),雌狮在右(南),各有耍绣球的和小狮陪伴。
公祭毕,请神登肩舆(由人左侧怀捧),乐班前导,仓场侍郎率众恭送至卧虎桥,乐班引神回祠(天后宫后院,石坝衙门东跨院)。民祭开始,蹲踞的狮子在钹鼓、鞭炮声中翩跹起舞。雄狮追逐乡球在坝上下翻滚,母狮带领小狮过坝、戏水。狮群边舞边东移至运河边石坝楼。狮群下坝未毕,由专业脚行扛夫组成的“双石会”急速登场,单臂举石锁、仰卧蹬磨盘、叠罗汉、耍石墩,演至高潮时,由一彪形大汉双肩两腋各扛夹一袋粮食。大汉负重七袋,重超千斤,可称神力。民间传说有神附体,故有坝神之说。双石会表演同时,坝下有“大头和尚度柳翠”的表演。演出时只舞不唱。表演和尚的头戴硕大的纸糊头具,满遮头部,只在口、眼部留三个洞。小伙子扮演风尘女子的柳翠与和尚对舞,渐有众和尚加入,形成群舞。演至高潮时,着明服饰的巡坝戏登场。官员纱帽圆领,随从青衣小帽,皆戴着纸糊面具。官员边在石坝上巡视边说,跟随人员恭谨唯唯而听。据说这是效当年吴仲治理通惠河故事。官员是经纪人头面人扮装,跟随人员则是石、土两坝书吏。说的内容是坝某处应修,河某段应浚,也是借祭祀演戏之机向官衙建议吧。巡完石坝再去土坝,巡坝队伍前有锣和长号开道,随之有伞、扇、回避、肃静、官衔牌,官员乘肩舆居中,后有数排官兵,气势威严,煞有介事。经掣斛厅(今通济桥西南小公园),石坝楼(城东北隅,今纸箱厂一带),南行至土坝(今三中东门南),在防御外河水的土坝上巡查一番,再向南行到坝口黄亭子(今江米店东河边)巡查,然后返回,由南小门进入东门瓮城卸妆,执事仪仗交回西街杠房。紧随巡坝之后的有亦舞亦唱的“莲花落”、“太平调”、“打花棍”、“地秧歌”、“小车会”、“跑驴”夹杂其间,“高跷会”最后督队。在空旷地方有“五虎棍”、“少林拳”、“耍叉”等种种表演。“茶水老会”或在路边,或穿夹于各花会中施舍茶水。“进香老会”在巡坝队伍前后,忙碌着向沿河八座神庙进香。头年流寓通州的河南、安徽人也挤进人群,表演“河南坠子”、“凤阳花鼓”……自里河石坝到外河沿,南到坝口,挤满了男女老幼,观看表演的人群如墙如堵……祭坝后,官员们集于石英钟坝衙门公宴。经纪人等去城内各饭馆,酒楼吃喝,好野味的人则去运河边饭棚子吃刚出水的烧鲇鱼,也有人去里河沿饭摊就着刚出炉的烧饼喝鲜鲫汤,图方便便宜的人则在北门口吃小吃。——漕运开始。
与春祭比秋祭就简略多了,每年农历九月中,立冬节前,禄帮陆续南返,择日举行秋祭。只是经纪首脑天字一,会同州同州判到通惠祠与天后宫上香,然后到石英钟坝、土坝察看就千结束。其间也请北关的小车会、高跷在北门口一带走走会,但表演时间较短,没有春祭的气氛。清朝末年,朝廷将征粮改为折征银两,路运兴起,漕运废除,祭坝即开漕节随之消失。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
查看本文的评论
姓名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 换张图试试
发表
取消
相关文章
东海子忆旧
1242 次
2013/9/17
凤凰古城小阿妹
1187 次
2014/8/17
杨殿武 阿牛桥
1568 次
2012/2/9
追踪炎黄
1585 次
2008/7/19
山眉黛 • 水秋波 • 人淳朴
4497 次
2008/5/24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