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多多,还有王小妮,这些朦胧诗人,在新的世纪里仍然保持着充沛的创作活力,不断向诗坛提交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他们犹如身体健壮的老树,抽出新芽,发出新枝,以此昭示自己不曾衰老的诗歌灵性与才华,实在是值得尊敬和佩服。
第三代:坚持着并收获者
第三代诗歌群落曾经是如此轰轰烈烈的一代,也许是因为朦胧诗过早的经典化引发了后继诗人的诸多不满,也许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发展而带来了诗人数量的急剧增长进而孕育了一场颠覆旧有诗歌秩序的强劲诗歌风暴,第三代诗人几乎是在很短暂的时间就被推举到了中国诗歌的中心。尤其是1986—1988年内,《深圳青年报》《诗歌报》等媒体举行的现代诗群体大展,为第三代诗人的出场亮相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历史舞台,而由徐敬亚、孟浪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在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发行,更是将第三代诗歌运动推向高潮。第三代诗歌运动历史时间虽短但推举的人物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诸如于坚、韩东、小海、周伦佑、杨黎、梁晓明、廖亦武、吕德安、陈东东、欧阳江河、李亚伟、万夏、柏桦、张枣、孙文波、王家新、西川、骆一禾、海子、伊蕾、海男等等,都因这场诗歌运动而留存在我们脑海之中。
或许是因为出名太快,第三代诗在炫目的光耀闪过之后,迅速变得暗淡和低迷,不少诗人似乎承受不了成功带来的精神压力,纷纷退出中国诗歌的竞技场。自然,第三代毕竟是一个庞大的诗歌群体,有人在盛宴过后选择退场是很可以理解的正常之事,而留在诗坛继续拼杀的诗人们,依然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为当代诗歌提供了不少优秀的文本。在新世纪诗歌的历史簿上,于坚、周伦佑、柏桦等第三代诗人的成绩是较大的,某种程度上,他们在这个阶段的诗歌创作水平,要远远超过80年代中后期。
于坚的诗歌一向具有自然、真纯、平民化等艺术品质,他的创作来自于对现实、对世界的切身理解,是紧紧贴住大地的生命投入,而不是悬浮于高空的虚假歌吟。他的大量诗歌既有坚实的生活基础,更发自于内在心灵的洞察与领悟。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对一只乌鸦的命名》《远方的朋友》《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等都是影响很大、传播甚广的佳作。《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强调对事物的理解应该“回到事物本身”,抓取出原初的直观觉悟和情感态度,而不能带着传统的成见进入事物。这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品质,也是艺术家收获原创性的最重要条件。《远方的朋友》在平实质朴的叙述中交代了素昧平生者交往可能具有的情形,那种没有芥蒂的倾心谈吐是对“朋友”一词所作的准确而形象的诠释。《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写得凄美而动情,一个小生命在一种特殊的氛围中出场,她的逝去令人感伤。于坚并没有调用多少情感强烈的词语来煽动我们,但冷静的刻写中藏裹不住莫大的哀痛,我们的内心也禁不住恻隐顿生怜悯满怀,愁如春水潺潺不断。更可贵的是,当有些第三代诗人功成身退时,于坚却始终不倦于诗歌创作,并不断向诗坛奉献优秀作品。这首《只有大海苍茫如幕》,篇幅虽短,意义却深:
春天中我们在渤海上
说着诗 往事和其中的含意
云向北去 船往南开
有一条出现于落日的左侧
谁指了一下
转身身去看时
只有大海满面黃昏
苍茫如幕
诗人描述了航海之中的某次历程,一边是人们在高谈阔论,“说着诗 往事和其中的含意”,一边是大自然充满神秘性的表情和姿态,“只有大海满面黄昏/苍茫如幕”,在自然表情与人类行动的鲜明对比中,我们是能鲜明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某种深意的。于坚另一首诗出自于他的短诗集《便条集》,诗中写道:“1917/新诗在北京诞生/与某婴儿的出世一样/没有很大迹象/书生胡适摊开一页新的白纸/过去的写法是从天而降/现在他横着写/与大地平行”,这首诗是一首以诗言“诗”的佳作,可以看作一篇“元诗”作品。诗歌言语朴素、简洁,寥寥几行就将中国新诗的平民化、自由性等特征形象作了形象暗示与交代。
在第三代诗人中,若果说云南的于坚始终坚持着他的口语化诗歌探索与平民性诗学主张的伸张,那么四川的周伦佑则在不断尝试新的诗歌书写模式,他的诗歌以那种不同于市面流行的精神格调和意义向度,向传统的诗学观念发出了公然的挑战。诗评家刘翔曾指出:“作为‘非非’诗歌的首要人物,周伦佑无疑是当代诗坛上一位很重要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当然,他也是一位受争议的人物,不过,任何一部缺少周伦佑的中国当代诗歌史大都是不完整的、残缺的。”足见周伦佑在当代诗歌史上的显著位置。周伦佑早期的诗歌受到其力主的“反价值、反理性”等诗学思想影响,在匪夷所思的路途上从容挺进,显示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矛盾性与斗争性精神,散发出夺目的艺术之光。诗中不时设置的诗意场景,往往是虚拟性的、梦幻似的,充溢着远离现实的挺拔与超逸,不过诗歌的意旨却是现实的,直指人性、传统和文化的内核。在早期诗作中,《镜中的石头》将“镜子”与“石头”二物并列一起,在虚拟与实存之间腾挪比照,充满了思辩的色彩和智慧的力量,给人诸多生命的启示。《想象大鸟》富有庄禅的玄妙,这是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思想血脉的形象书写和深沉咏叹。《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在臆想的流血事件中完成生命之思,主题切入独特,情绪表露冷峻,演绎了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意识。而2005年写成的《羊的二元对立命题》较之早期作品尽管更通俗晓畅,但同样不失思辨的力量:
狼是一个形声字
羊是一个象形字
在汉语的规约里
羊吃草
而狼吃羊肉
故事通常是这样的:
狼来了,羊伸直脖子
送上去,让狼咬
狼咬死一只
再咬死一只……
羊没有跑,也不能跑
在汉语的逻辑框架中
羊注定了这样的生活
羊吃草,而狼
吃羊肉
直到有一天,一只羊
出于求生的本能
用角顶了狼一下
这只死里逃生的羊
由此被众羊所不容
因为他公然对狼使用了暴力
一只反语义的羊,一只
反逻辑的羊,一只
反和谐的羊,二元对立的羊
注定是孤独的
孤独至死
狼与羊的故事继续演绎
羊吃草,而狼
合符语法地
咬死羊
吃羊肉
诗歌表面上是写“狼”与“羊”之间的意义联系,其实也充满着对传统、习惯势力以及政治合法性的怀疑与问询的声音。正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所写下的句子“年年如此,就对吗”那样,这首《羊的二元对立命题》也同样彰显出反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