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古典文学 >> 古典文学 >> “孤愤”是《聊斋志异》的“骨”
  • “孤愤”是《聊斋志异》的“骨”
  • 来源:原创 作者: 无名 日期:2011/8/6 1 阅读:12596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期话题 幽冥录与孤愤书

        □栏目主持 梁巍

        □讲解嘉宾 韩田鹿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盖有漏根因,未结天人之果;而暗中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这就是蒲松龄对自己一生的悲情概括:花朵本同样娇艳,但一阵风儿吹过,有的被美人拾得,有的却落在粪坑,从此,就命运悬隔了。终蒲松龄的一生,对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半分动摇,但怀抱绝世之才,在现实中却一再碰壁,这就使他的精神历尽折磨,难以在人间得到精神上的平衡。人总在追求着自我的实现,古人一向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当蒲松龄科举路断,立功无望的时候,他所蕴含着的一腔悲愤抑郁之情就只有在“立言”中得到宣泄,并以此求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聊斋志异》就是这样一部寄托着一腔孤愤的幽冥之录。通过这部作品,韩田鹿老师认为蒲松龄向世人展现了他的绝世之才,也证明了自己“半生寥落,非战之罪”。

        现象 科场失意不足为奇

        少年蒲松龄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名声竟然要靠当作家来建立,因为他的寄托本来是“他年若上凌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要和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的郭子仪比一比的。但失望者注定是多数。原因非常简单,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养活不起那么庞大的官僚阶层。这就注定了读书其实也是风险很高的事业。读书阶层必然被分化:一部分晋升社会的上层,而另一部分则沉沦下层。它的态势呈现金字塔形:上层得意者是少数,构成庞大基底的则是为数众多的失败者。

        于是,划分的途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韩田鹿老师认为,自隋唐代以后,中国普遍采取的是科举制。历代的统治者对此都极为重视,也力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公平与公正。历代场规都极为严格,如进场搜身、禁止夹带、试卷糊名,对泄题、舞弊者动辄处以极刑甚至满门抄斩。如果我们不是对于科举制度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八股取士制度怀有偏见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制度确实是卓有成效的。仅以清代而言,方苞、袁枚、施闰章、纪晓岚、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张骞等杰出人才就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遴选出来的优胜者。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美女鼻子不重要 古代文学为何不描写女人鼻子    3327 次 2012/8/26
 张建 颠覆刘心武(二) 关于贾宝玉与宁荣二府    3601 次 2012/6/27
 千年误会:《关雎》不是爱情诗    3221 次 2008/3/14
 二十四史之四种版本    3981 次 2008/11/21
 博大精深,叹为观止    8065 次 2013/10/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