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类发展至今,所能涉猎到的知识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基础知识,中学以前所学课程就是这些知识的基本内容;
一类是专业知识,专科学校和大学所学知识是也;
一类是社会知识,这类知识只能从社会上获得,至今还无法完全包括到学校教育之中去。
我们发现,建筑学院学生设计的建筑方案可以获得国际奖;而名牌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却鲜有大部头作品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青睐。道理很简单:建筑设计等类理、工学科,虽然也需要社会知识,但专业知识的精湛足以造就优秀成果。文学创作却不是具有了这方面专业知识就能完全管用的。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柳青谈到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说:作家要上三个学校,即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也认为作家要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群众语言的仓库。而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对此更有自己超凡脱俗的见解.她说:“如果你要当作家,你就要学习科学,而不只是学文学。读大量的作家作品,会把你限制住,成为你的障碍.而科学却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世界,学科学的人比学文学的人,或许写起文章来更有个性,更自由活泼。”他们根据自己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特点,得出的经验,对我们仍是很有启发的。
四
实际上,要从知识积累的过程、形态来考察,尽管系统论的风靡使人们重视了各类学科的相互渗透,但自然科学家的知识主要靠纵向积累,而社会科学方面,尤其是作家、艺术家却以横向积累为主要特征,仍然是未变的事实。
巴尔扎克为了搞创作花了十年时间,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神学、世俗风化,甚至写出了通俗读物‘婚姻指导”。果戈里为当作家打基础,专门准备了一个490页厚的大型笔记簿。封面写着:“万宝全书,即日用百科全书。编者:果戈里,1826年”.里边什么都有:名家语录、史记知识、民族生活习惯、传说、风俗、谚语、民谣……。托尔斯泰说他自己花5年时间写《战争与和平》,用过的资料在家里能开一个图书馆。包括路遥、陈忠实,为了《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的问世,都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做各方面知识和资料的储备和积累的
五
说到知识积累,我们要告诉大家:没有一个象样的作家的少年时代不是一个“书呆子”、“小书迷”的。
年逾九旬的著名女作家冰心,曾经回忆说,她从小爱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学和外国的翻译小说。7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茶花女轶事})等.而且读起这些小说来,常常手不释卷,达到着迷的地步,甚至整天头也不梳,脸也不洗。到门岁时,中国十几部古典名著已经被她细细地读了一遍。
当代女作家茹志鹃、刘真、张洁、张抗抗、李惠薪、王安忆、.叶文玲等,都用深情而细腻的笔墨,勾划过自己“小书迷”的身影。
我家里人和小学的老师,至今还记得我这个小书迷小时候的种种洋相。家里人记得的,多是吃饭桌上怎样找不到我,而在后院的一堆乱石头后边,才拖出了我这个正在和书中人一起啼笑的小丫头;老师们记得的,就是我这个较早入学的孩子,实在是一个淘气而又常常显得心不在焉的小姑娘。上语文课我神情活跃,算术课却从不用心听讲……追根究底的老师走过来弯腰一望,便见我的眼泪正成双捉对地落在桌子底下摊开的那本小书上……后来,我几次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老师便把“将来当一个作家”作为对我的鼓励。那时,“作家”对我来说,真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字眼,这朦胧的“理想”犹如神奇的童话,在我脑海里交织起闪闪烁烁的火花。
我回忆童年的这些琐事,是想说明我并没有什么天分。说真的,我小时候常被父母兄姐批评为“笨呆呆”。我只想说,后来我之所以能与笔墨结成骨肉亲,就是因为书籍早早做了我的儿时伴。
作家谈自己的智能状况,谈到这个份上,真是再活脱也没有了。犹如画画一样,这就是作家在少年时代为自己打的底色!
不仅如此,许多作家对于书籍的阅读都有自己十分独到的见解。古今中外许多作家的见解暂且不说,我们以新时期两位才子型作家为例。
冯骥才说:
文学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在否定中发展,文学艺术在区别中存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我们谁也不能推翻他们,我们只能写他们没有写过的东西,用他们没有用过的方式。作家有一个使命就是为文学提供前所未有的人物、前所未有的题材和前所未有的思维。我们大量读书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名著,让这些先贤智者,逼着我们去建立自己,去发现自己。多看书的目的,就在于此。多看一部书,知道这个世界又被谁多占了一部分,我应该在哪里立足。
我想一个作家为写东西再看书,时间是来不及了。你在青年时代好些书都应该读了,要不断看书,不断积累修养,需要什么再去补。但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大量看书。作家的目的不是享用别人的创造成果,而是用自己创造的成果供别人享用。
贾平凹谈到读书,其感想之深也充满了自己的就中三味.他说:凡能找到的书,不管文学、政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都要读读。一个人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但是,切记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而且他认为,你若喜欢某一本书了,不妨拿来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通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在谈及读精和精读时,他的看法更富经验性与指导性。他说:读书要读精品,你要是真的爱上谁的某一本书了,可以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个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中、短篇,或者散文、诗歌甚至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你就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他认为,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法,这在作品中都是有迹可寻的。当然有些作家天分太高,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楚的。他说他读中国的老庄、太白、东坡诗文,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这可能是自己读书太多而又悟觉浅薄的原因。这当然是平凹的谦虚之词.但是,他这种读书的经验,对于青年文学爱好者,启发他们掌握文学知识,优化知识和智能结构,是多么有意义啊!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