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死穴(二):
贾宝玉比姐姐元春小几岁?
判断“卞藏本”必定作伪的另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小说第二回关于元春和贾宝玉出生时间的叙述。
程甲本写到,贾政的夫人王氏“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我们知道,这个“次年”所生的公子就是贾宝玉。
从小说面的情节来看,贾宝玉显然不是只比姐姐小一岁,而是小了十多岁。正因为如此,程伟元和高鹗“准情酌理”,在程乙本中将“不想次年”改成了看起来不错的“不想隔了十几年”。
这一次,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和杨藏本等所谓的“脂本”没有轻举妄动,依然照抄了程甲本的“不想次年”。标榜比程甲本更早的狄葆贤的戚序本自作聪明地改成了“不想后来”,舒元炜序本照抄戚序本的“不想后来”,“卞藏本”继续照抄——这一下又充分暴露了它造假的罪证。
冯其庸先生在《读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一文中写到:“戚、舒两本都是乾隆时的老本子,可见戚、舒已经改在(程甲本和程乙本)前头了,现在这个残抄本的改文又同戚、舒,则说明它的渊源也该是较早的。”
按照冯老先生的意见推论下去,这些老本子比程甲本还早,是小说早期抄本,“不想后来”这个写法理所当然地更接近小说作者原意的了。实则大谬不然!
上文已经写到,戚序本的“水溶”暴露了全部脂本作伪的源头,此处戚序本的“不想后来”又一次凸显了狄葆贤的自作聪明,凸显了“卞藏本”无可争辩的伪造事实。
何以如此?在程本系统中,元春的出生时间有明确的叙述,即第八十六回所写的“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按程甲本的写法,贾宝玉是在元春出生的“次年”降生的,那么贾宝玉就是出生于“乙酉年”。
我们知道,甄宝玉比贾宝玉小一岁,因此甄宝玉就是出生于“丙戌年”。
甄宝玉是什么人物呢?“独他家接驾四次”——这一小说情节的原型,恰恰就是康熙六次南巡,四次驻跸曹寅江宁织造府这独一无二的历史史实。甄宝玉的父亲甄应嘉的名字,正是暗示“真迎驾”,正是暗示甄应嘉的文学原型就是“接驾四次”的曹寅。甄宝玉是甄应嘉的儿子,因此他的原型人物就是曹寅的儿子。那么曹寅的这个儿子,是不是生于“丙戌年”呢?
太有趣了,《破译红楼时间密码》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在现存120回小说《红楼梦》的情节之下,客观隐藏并暗示着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由此出发,论证了小说真正作者曹頫确切的出生时间和去世日期(1706年6月8日—1774年2月17日)。这个曹頫,就是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文学原型,小说就是曹頫的自传性作品;这个曹頫就是曹寅的儿子,恰恰就是生于丙戌年(1706年)!
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断定,小说作者恰恰是有意用一明一暗两条线来指出“真宝玉”曹頫的真实出生时间。明的,就是明写元春生于甲申,“次年”贾宝玉出生,由此指示出甄宝玉生于丙戌年;暗的,就是通过隐藏并暗示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完整地包含了“真宝玉”曹頫的真实出生时间“丙戌年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圣诞)”。
因此,程甲本第二回的“不想次年”表面看起来是错误的,可这恰恰是小说作者苦心积虑的精巧安排,是不容篡改的原本文字。程伟元、高鹗乃至后世的造假分子、懵懂无知的“红学家”,完全不了解这个正文内容的含义,妄加篡改,然而动辄得咎,落入陷阱,被逮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