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红楼梦》高潮的积累与延伸
  • 《红楼梦》高潮的积累与延伸
  • 来源:原创 作者: 孔昭琪 日期:2009/8/10 阅读:18516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司棋临危不惧

        抄检至迎春的缀锦楼,“迎春已经睡着了”,凤姐吩咐“不必惊动姑娘”。因为迎春的丫鬟“副小姐”司棋是王善保家的的外孙女,凤姐有意观察王家的是否“藏私”,王家的果然欲将司棋的箱子草草放过,此刻周瑞家的遂出面监督,并从司棋的箱子里“掣出一双男子绵袜并一双缎鞋,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凤姐一念字帖儿,才知是司棋的表兄潘又安写给司棋的信,信中并提到“外特寄香袋一个,略表我心。千万收好!”但司棋箱中并无“香袋”,可见这很可能就是傻大姐在大观园山石上所拾“绣春囊”(按香袋亦称香囊,绣春囊即香囊的一种)。

        因为抄检大观园的目的就是追查绣春囊的来龙去脉,而如今人赃俱获,统治者目的已达。因此,王熙凤喜不自胜,她用心险恶地冷讽热嘲道“不用他老娘操一点心儿,鸦雀不闻,就给他们弄了个好女婿来了”;“周瑞家的也笑着凑儿而”;王善保家的“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实现报!’”;“众人”“也有趁愿的,也有心中感动报应不爽的”。主子的嘲讽,奴才的“凑趣儿”,原本为帮凶的老娘的无地自容和自我惩罚,“众人”的“趁愿”与“感动报应不爽”,这一切,恰如数柄杀人不见血的无形的利剑,直刺向一位可怜无辜的少女司棋。就在这一片嘈杂的嘻笑与咒骂声里,酝酿着一个残忍的杀人阴谋。司棋乃是继晴雯之后抄检大观园的又一个受害者。

        然而,“凤姐见司棋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好一个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司棋!在那样一个时代,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爱情,她竟然毫无畏惧与愧色,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量!一个绣春囊把贾府统治者吓得丧魂失魄,他们拿丫鬟开刀,把大观园抄检得天翻地覆,可谁也不会想到这“绣春囊”竟是司棋的“香袋”,然而面对统治者的大动干戈与兴师问罪,面对各色人物的冷讽热嘲与幸灾乐祸,面对她老娘的自我惩罚,司棋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这是对贾府统治者及其帮凶们的极大的蔑视与挑战,而这又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胆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抄检中,迎春没有露面,这样处理,避免了许多尴尬,因为作者深知在这样的场合,这位懦弱的二小姐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而实际上,此事的余波第七十七回司棋被逐出大观园时,主仆一场,司棋向迎春“跪着哭道:‘姑娘好狠心!哄了我这两日,如今怎么连一句话也没有?’”

        司棋的悲剧结局延至第九十二回才由别人向凤姐叙述而补出。因司棋誓死非潘又安不嫁,被其母逼迫撞墙而死;潘又安买来两副棺材,装殓司棋而后自刎。“凤姐听了,咤异道:‘那有这样傻丫头,偏偏的就碰见这个傻小子!怪不得那一天翻出那些东西来,他心里没事人似的。敢只是这么个烈性孩子!……’”此处仍从凤姐的心理角度补出,以与当日抄检大观园时司棋的表现遥相呼应。

        司棋的形象塑造与爱情悲剧在后四十回完成,而且写得非常壮烈、精彩,与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一脉相承,此确系高鹗续书的成功笔墨之一。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场面宏阔,声势浩大,涉及人物最多,影响最深远,寓意最丰富、最深刻的重大事件,也是结构最严密,人物塑造最成功的章节。对于场面与气氛,作品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而且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读来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而随着情节的展开,众多的人物以其身份、地位、出身、教养以及性格、为人等等的不同,反应不同,形态各异,一个个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举止神态,跃然纸上。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的转捩点,亦即贾府由盛到衰的分界线。从此,大观园中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与欢乐,整个贾府上下异兆频现,哀音不绝。紧随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之后的七十五、七十六两回的回目就分别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和《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至于八十回以后,则更是“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2]。

        抄检大观园具有浓重的象征与警示意义,它是后来贾府被朝廷抄家的一次预演。而且在此前后着意提到江南甄府的被抄家,也都具有预警和提示意味。关于这一点,不仅有探春“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的痛斥,而且有下一回开头尤氏主仆的对话和后面王夫人与贾母的闲聊前后呼应。这一切无不显示着作家的匠心与笔力。

        总之,《红楼梦》通过一系列重大事件来揭示矛盾冲突,推进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而每个重大事件都由许多远远近近的伏笔逐步积累,最终形成高潮,而高潮之后又有远远近近的许多余波前呼后应,因此形成复杂的故事结构。而此种草蛇灰线的笔法,在作品最重要的宝玉挨打、《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和《惑奸馋抄检大观园》三大事件中运用最为典型。

        认真总结《红楼梦》这种构建情节与描写人物的艺术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红楼梦》的价值,以及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007年6月于岱下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揭掉曹雪芹外衣:哪里是文学圣人?    8377 次 2008/3/14
 《水浒传》人物介绍    12609 次 2008/3/8
 关羽,张飞的武功的来历    2883 次 2008/3/16
 正反两面说《水浒》    8606 次 2013/9/12
 红楼里的醉仙?史湘云种种谜团    3088 次 2008/6/19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