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庙会一月左右,戏楼开始整修。大地主及西集各大商号从北京、天津等地请来画匠、油匠,将戏楼粉饰一新。“农历四月二十一,西至北京,东至东辛集,南至香、武,北至三、蓟”,方圆数十里赶庙会的人涌向鲁仙观。“百姓朝顶进香”,“逛庙会者,摩肩接踵,数以万计”。钱庄、牲口市、粮食市、猪羊市、布店、杂货店、饭铺及各种摊贩排出二、三里远,尤以农具交易最为热闹。农历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八点,大戏开始,连演四天。观众分三六九等。大地主及当地头面人物坐在“看台”上品茶听戏;土财主们坐在大车上;贫民百姓则挤在戏楼前,时来时走,时聚时散。戏班大都来自天津,偶尔也从北京请。剧种以河北梆子为主,有时也唱蹦蹦戏(评剧);剧目是《打金枝》、《大登殿》一类。庙会最兴旺的时期是在民国二十年左右。大地主侯介臣把持庙会,赚万贯财富。永乐店庙在通州城东南七十里,永乐店镇西口,是个关帝庙。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是该庙庙会,有大戏。据知情者介绍,此处演出场地简陋,戏台用木板苇席搭成,每年农历九月十五左右,永乐店各大商号开始筹集木板苇席,在庙山门对过搭戏台,到北京、天津定戏班。农历九月二十三,方圆数十里赶庙会的人聚集此地,逛庙会看戏。经常在这里演出的有水仙花、杨翠喜、杜金保等。剧种以河北梆子为主,偶尔也有评剧。剧目有《大登殿》、《斩黄袍》等。永乐店庙有两层殿,建于明朝,清朝重修。据说此庙乃是明万历年间皇家国丈太师李良的家庙,后李良篡位被杀改为关帝庙。这当然是奇谈,因明代皇亲并无李良其人,只有李伟。李伟是李艳妃的父亲,明神宗的姥爷,永乐店人,一生庸碌无为并无篡位之举。京剧《二进宫》有李良篡位之说,因此,永乐店地区建国前忌演《二进宫》。马驹桥镇在通州城南五十里。是通州地区的名镇,很大。有戏楼一座。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庙会。演大戏。此处戏楼没有鲁仙观戏楼大,演出形式与鲁仙观庙会相似。这里观戏有个习俗,特殊,我觉得应该记一记。大戏开始前,庙会的组织者在戏楼前埋下木桩,栓上杠绳;戏一开演,将杠绳一拉,把看戏的贫民百姓按男女分开。此种习俗不知起于何时,延续到解放前夕。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是怕有伤风化,还是别的什么,不得而知。在马驹桥庙会上演戏的都是北京跑大棚的民间艺人,以蹦蹦戏为主。剧目有《锔大缸》、《继母娘打孩子》、《五女哭坟》等。演出由各大商号组织,费用由各大商号摊派。草寺庙在通州城北二十余里的草寺村,名碧露宫,俗称娘娘庙。据原庙里的老道张国臣老人介绍,该庙建于明代,清朝重修。庙基占地十余亩,有殿两层。前面是三皇殿,后面是娘娘殿。两殿中间有槐树四棵。槐树直径两米左右,大而奇。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种。树心已空,但枝叶茂盛,“噗噜儿”遮满了整个大殿,人们说这树有了精灵。张国臣老人说,当年日本鬼子扫荡,老道们常躲到树洞中避难,能匿七人。草寺庙有地一百四十亩,骡驴各一头,老道五人。草寺庙会是农历四月十七至十九共三天,有大戏。据现存档案馆的政协文史资料记载:“草寺碧露宫,过去庙会是阴历四月十八至二十三(注:此处有误,庙会应为四月十七至十九),有大戏。附近各村观剧者,先将大车推在台前支稳,围成一马蹄形,多至三、四层,车上支席作凉棚,届时妇女换时装来听戏,各坐自己的车上,大地主则预先搭好看台,招待亲友……”。“山门左侧为茶棚,茶棚后为酒棚,备有鱼肉等酒物,再左次为农具坊,除铁器外一切俱全。山门里面是妇女化妆品……庙仅一层殿(注:此处有误。庙有两层殿,前面是三皇殿,后面是娘娘殿)赶庙会的(人)由于习惯,都有固定位置。”“……走会的有‘开路’、‘中幡’、‘高跷’、‘小车’等。会至,则观剧者蜂拥趋向山门,妇女们则站立车上,引颈北望。台上锣鼓寂然,戏亦中止。会走,观众又蜂拥趋向台前,戏继续开演,叫卖声又谦然回起,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四月十九末庙,声势稍弱……”。庙台在大庙的东边,只有后台,是个大土疙瘩。高二米五,长十五米,宽十米,不知何年何月是什么人用三黄土砸上来的。演出时,把大土疙瘩用席一遮,这就是后台。前台呢?用木板苇席搭成……后台供演员化妆,前面的木板台作为演员的表演区。这样,前后台浑然一体。虽说简陋,但也美观。搭台的一切费用由本村财主徐四镐、尹各庄财主迟家负责。这两家在庙内建有耳房,专供搭台人员休息时使用。草寺庙会共三天,演戏两天半。戏班来自北京、天津。剧种主要是河北梆子,偶尔也有蹦蹦戏(评剧),剧目有《三娘教子》、《铁弓缘》等。建国初期,大庙拆毁,老道出走。庙会随之消失。庙会的另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就是花会表演。花会建国前称为“会”,建国后才定名为“花会”,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建国前,我县的花会有二十多个品种,近二百档左右。它遍布在通州的城镇乡村,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欢乐。花会在庙会上的表演,影响最大的是里二泗庙会。里二泗庙在城东南二十里,是个娘娘庙。据《日下旧闻考》第六册一千八百二十七页记载:“里二泗近张家湾,有佑民观,中建玉皇阁醮坛,塑河神像。嘉靖十四年,道士周从善乞宫观名赐金额,名其阁曰锡禧。万历十年,灵壁侯汤世隆复新之。”这里每年有大活动四次。即阴历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四月十八、五月初一。以正月十五、五月初一进香最为热闹。各路花会争先奔赴里二泗朝拜。据通州文史资料记载:“每年正月十五,除买东西和烧香许愿者纷纷云集外,还有南八会、北八会(高跷、秧歌、狮子、竹马、大鼓音乐、中幡、少林、十不闲)、小车会等都来朝顶进香,在庙前大展身手,各显其能,似有请神人校阅之势。……该庙会场,摩肩接踵,拥挤不动……所有朝顶进香的各会,打不开场,不能如愿尽兴施展技艺,或被挤倒、挤散、挤坏,各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者不一而足。”关于花会在重大节日的表演,周良同志曾在《京南盛景——马驹桥》一文中有段描述,相当精彩,虽说写的是马驹桥,但也基本上代表了通州乡村花会状况。现摘录如下:“每年春节走会,附近各村农民所建数十档花会,编排有序,首尾相衔。二街杠箱会充当众会之首,该会居中,一人扮为天子,身着刺绣花袍,头戴皇冠,乘肩舆,后随‘嫔妃’、‘群臣’、‘太监’抬箱而进,有如仪銮。走会间,‘天子’可以发号施令,惩处当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会毕旋即躲匿,托人说情才敢回家。其它花会有开路、狮子、铙子、吵子、大鼓、小车、高跷、少林、石锁、龙灯、中幡、跑驴等。每档又有几队,竞技斗艺,银钗飞舞,狮滚绣球,大鼓震耳,小车趣戏,高跷跃凳……观众填巷拥街,从大悲庵直到回香亭,沿街茶桌栉比,好生热闹。”通州城乡的另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业余剧团。据资料统计,建国前,通州的业余剧团有五十多个,分京、评、梆三大剧种。剧团虽说不多,但它对以后的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建国后)却发生了重大影响。建国以后,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很大程度得力于这些剧团。这些剧团有许多特点,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详细地谈了通州的业余剧团。其中之一就是:通州业余剧团的历史较长,有的甚至从清末民初到八十年代初。如小务评剧团、马桥郭村剧团等。这些剧团几乎经历整整一个世纪。不过有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历经百年的业余剧团会在八十年代初解散,是经济原因还是政治原因——社会的变化?搞不清楚。就拿说社会变革、动荡来说吧。它们经历的大事有多少啊!远的,“我大清”,就不用说了。民国呢!军阀混战。联军。奉军。中央军。闹土匪。闹日本。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吃“混和面”。日本投降。内战。傅作义。大军进关。围北平。开国大典。愁事儿喜事儿,咳!哪一天消停过?没有啊!建国后呢?土改。三反五反。反右。放卫星。挨饿。浮肿病。四清四不清。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大串连。小红书。林彪上台。四人帮。林彪爆炸。大地震。华国锋。伟人仙逝。四人帮倒台。游行。咚卜隆咚仓。华国锋下台。邓小平上台……这些大事,天翻地覆。弄的人五迷三道。咳!剧团一连经历了好几代,它楞没有垮。您说新鲜不?唉!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不折腾了(也小折腾),它到垮了。我始终纳闷儿。有许多人也出来进行解释,说是什么什么原因。可我觉得这些什么什么原因恐怕连解释者自己都不相信。有什么办法呢?好了,不说它了,还是介绍一下剧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