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诗的格调说,杜善于把古典诗风、现代诗风、中国诗风、西洋诗风融为一体。
"怀乡诗"是最易表现传统诗风的,《月》把"低头思故乡"的传统意象与故乡仿佛是"一颗橡皮糖"的现代意象统一起来。异域诗易写得富于外国味,但杜的《马来亚》、《黑色的新加坡河》、《恒河》却是地道的中国诗。《马来亚》采用赋的手法,极力铺写马来亚的现实处境、当年的美丽富饶、神话传说,展现如今的外来侵略屠杀与人民的反抗斗争,"相信屠杀要终止,明晨的太阳总要出来,/富饶要繁殖富饶,马来亚要永在。"《黑色的新加坡河》感物咏志,慨叹:"黑色的新加坡河呵,/可骄傲的就是那黑色/坚毅的沉默是他的力量,/他代表真正的新加坡"。《恒河》多度角描绘恒河的神圣、温馨、执著、痛苦以及坚信("喜马拉雅高照着虔诚人民/将永远有自由沐浴的快乐。")这些诗的艺术构思、意象组合、表现手法,都具有浓厚的中国诗风味,它跟异域的风光、物产、习俗、色彩相结合,显得意象繁密,文笔绮丽,异域的内容与中国诗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高度统一。都市诗最易于写出现代味。《暮》表现现代人在都市暮色中的感觉,"黄昏变得不耐烦,/把四周的天壁/涂抹得不成样",这现代人的思绪与感受,与工厂烟囱喷烟、汽车吹喇叭、士兵喊"一二三四"、电线杆忽然睁开路灯,这些都市特有的景观以及归鸟呼喊,遍寻不见,停栖何树的传统意象共同构成了都市的暮色,它使诗人"吐出了余悸的余烟",反映了都市暮色对人的压抑。《红灯码头》描绘都市的畸形夜生活,无论是远方来的,去远方的,"都要在这里作短暂的心理调整",分别刻划了来者、去者、等待者的不同神情与心态,"每天都是一样",这些现代都市生活的场景、意象使诗具有异常突出的现代气息,但结尾处,"只有那海上和市街的涛声,/似乎看不见,重复又重复着一个主题",这"涛声依旧"的意象却使人回到古代的诗境中去。
由于杜诗注重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多种对立审美形态的融合、中外古今诗风的融合,遂形成幽默轻松冷静沉思的独特风格。杜运燮在《给我的一个同胞》里,刻划了一个背负"沉重的担子",伛偻、疲惫、沉默,表面上没有人的威仪,却完成了人的意义的普通人形象。他的朴实、艰忍与不事炫耀,使我想起了杜的人格与诗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颗严肃的星辰在中国新诗史上,自有它独特的位置!
①唐shí@①:《杜运燮〈诗四十首〉》,《文艺复兴》1947.9
②参看冯至《里尔克》(1936年),《冯至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
88年版
③公刘《〈九叶集〉的启示》,《花溪》1985年第7、8期
④袁可嘉《诗的新方向》
⑤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诗创造》第12期
⑥⑧⑨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人与九叶诗人》
⑦蓝棣之《九叶派诗选·前言》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州,350007)*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氵加是